培训心得

学思感悟|延安精神 感怀黄土深情——政法委陈巍参加“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延安专题培训心得

公众号-大方组织  2022-04-26 11:48:41   1307 阅读

9月19日,大方县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延安专题培训班56人一行,满载归来。这一天,我从延安捧回了黄土,这是人生难得的革命气息回味与启迪未来生活的期望与寄托。归途中,巴士上,同志们欢快的阵阵红歌,早已把我的思绪带进了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时期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那种浓烈的氛围之中……。已经有了20年党龄的我,在人生这短短几十年中,曾经的优秀学生干部,曾经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曾经的最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多年的优秀基层干部,曾经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一趟延安之行,没了——遗憾全没了。因为通过这次培训,以前的懵懂逐渐变得稍微清晰,初步懂得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值此,终于敢鼓起一点勇气向母亲敬礼!向群众立正。因为,延安精神启迪了我。那么,延安精神是什么,从哪些方面看它的价值呢?


微信截图_20220426114725.png


我们都知道,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它是指导我们工作、学习不可离开的“伟大工具”“有效方法”和“方向盘”,能规范我们做人做事的最低底线。其神奇功能使它似乎在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环节都在不可抗拒发力生威,摇撼着历史现实和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长河。

一、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打破神话铸就神奇的解码器。

党史中,“五四”运动酝酿在北大,爆发在北京,但最大的成果在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星火燎原在井冈山,挑战极限在长征路,成熟成功在延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延安就没有党和国家的今天,有了今天也是因为有了当年的延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在理论方面,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的过去势在必行,现在确不合时宜;有的过去需要突破,现在则不可逾越;有些事情看似不可能,可却偏偏成功了。这里,想说的是,到了延安,党才解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在延安时期,我党通过“三三制”政权管理社会、发展经济,进行了党内第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即延安整风运动,在当中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根据特定时期的国内外形势,结合中国革命现状和延安实际,克服了主观主义、左倾主义等错误思潮,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生产运动中培育并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就是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和历史过程,也正是在延安这片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以往血、泪、恨的历史改写成了打破今古中外都没有记录的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败到胜、由小胜到大胜,直到彻底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史、战争史和奋斗史。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集思想上的成熟期、理论上的定型期、政治上的辉煌期、组织上的壮大期和作风上的彰显期于一体的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上、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打破了历史记录、也打破了世界记录。这里有一个事实:“论人数正规军我们没有八百万,论给养设备我们小米加步枪不如对手的飞机大炮,但硬是把敌人打败了”,一个从常理上讲不可能,从经典上也找不到,从中外战争史上古今都没有的先例和典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种”怪事”你能解释吗?不会是有神仙帮忙吧!古人说:“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英雄之作,只有英雄能懂。这样的成功,应是奇迹、世人承认,更是神奇、另人难以参透无人能懂,若去思考,脑袋没了也想不出来。

二、艰苦奋斗打磨人生也磨炼革命,是延安精神铸就伟人而树起平凡的真谛。

圣地无佛祖,延安有真经.陕北延安,一片平凡而神秘的土地,从远古以来,人们都是在黄土涯上挖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洞,作为栖身之所.历史过去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人类繁衍了一代又一代,西北人民依窑洞为家的习惯丝毫未改,后来,当延安成为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之后,大批机关、学校的设立,使沟沟岔岔都几乎布满了蜂窝似的窑洞.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居住的也是窑洞,那一个个部署、指挥抗日战争的电令、文件、著作,就是在这朴实无华、异常简陋的窑洞里写出来的。这些大量的文稿、电文等最后大部分收入了《毛泽东选集》,因此,延安的窑洞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意,它不仅仅是个简单的供人生活、休息之地,面且是伟大革命理论的诞生地之一。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延安的窑洞有马列。当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说的就是伟大的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正是在这片黄土地上,在阴暗的窑洞中,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喻艰苦为常态,喻危险于冷静,喻困境于思索,以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度的实事求是、一贯的艰苦奋斗和原生态的为人民服务这”四大法宝”为武器,以博大的胸怀、超常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看准时事,创造一切条件,动员一切力量,从这里起家,走完了打鬼子、打老蒋的艰难历程,建立了新中国,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条既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又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道路,做出了世界的唯一、成就了一代伟人。然而,这一开天辟地的伟业,正是成就在延安这片黄土地上,成就于普通与平凡之中。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官兵一至、军民平等,在这里,欢声笑语中,只见公仆不见官。被称为延安“五老”的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均以高尚的人格风范,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铸就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张思德,一个普通军人,由于将“为人民服务”的法宝用完了自己的一生,他二十九年的短暂而又平凡的工作,赢得了战友和群众的夸奖,他的牺牲引发了毛泽东的思考:看小想大、用小说大、以小见大。“三小三大”,使其平凡处见真功夫。平凡、也是一面旗帜。岗位平凡,不要小看自己呵!

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把中国革命引成功彼岸的航灯。

延安斗争艰苦卓绝、中国革命跌宕起伏,“三石三生”延安魂。当年当地,中国共产党用“三块石头”:“奠基石”“磨刀石”“试金石”开启了革命成功的秘诀。在这里,共产党人就靠这“三块石头”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来打底奠基、铸造灵魂、打磨利器、练就本领、筛选人才、衡量本领。铸造了大批哪怕是死也要坚持、文弱小姐书生也变坚强、练就本领走向全国能打胜战的坚定的革命者。正是这种精神境界,为中国革命点亮了航灯指明了方向,再艰苦再黑暗都难不倒政治坚定至死不渝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中国共产党人。

延安枣园的灯光,是一束在布满黑暗的旧中国,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心,照亮了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灯光。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形成了许多重要决定,发出了一系列重要命令,作出了诸如重庆谈判,出兵东北等重大决策,直接指挥着全国人民抗日战争。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实现了由民族解放战争道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延安,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发展并达到成熟;在延安,形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延安精神。这个精神,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航灯;这个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如今尽管我们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各不一样,尽管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尽管我们还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尽管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回避不了也绕不过去,但当我们看到了延安时代的这种精神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引航,让我们去正确面对做人做事的深刻内涵,去感悟艰苦奋斗压轴人生苦乐情怀。

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度自觉使延安精神注入了民众万千之力所向无敌。

延安时期,时值战局跌跌宕起伏的年代,但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军民共建、军民整合使中国革命亮点纷呈。在这里,中国共产党能使自己永葆青春活力,能让自己“万岁”和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喊“万岁”的精神,主观上共产党能使自己“干成事、得胜利”,客观上是老百姓对共产党“最拥护、最喜欢”,这就是在实践中经历了无数实战考验的延安精神明眼看见的闪光之处;在这里,拥军爱民、汇成了中国革命从此走向成功的历史长河;在这里,产生了奇迹。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共产党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此,历史上的这座边陲重镇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这里,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创业的13年,是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13年。这13年,是我党利用为人民服务这一法宝干成事的13年,整风运动中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等问题,使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大生产运动起到了支持长期抗战,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继续坚持长期抗日的目的,缓解了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同时,“通过参加生产,提高劳动观念,增强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保证我们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而且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使他们不仅会进行革命战争,也学会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实现自我发展。从现实意义上讲,大生产运动为我们当代人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带来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要使我们国家发展壮大,主要还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保护和实现的基础之上,人民的军队人民拥护,党的平台人民的舞台从此精彩,人民战争从这里开始激发,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

如今的我们,生活、工作在一个全新的社会、一个和平的年代、太多的人总是没有紧迫感受和危机意识,没有吃过苦受过累,温床上的梦里只有的是永不知足的欲望言表于牢骚与怨气之中,不满情绪过多地占用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时间。想想这些,真是太遗憾。人的一生,短短数十个春秋,真正在工作上事业中有所作为做出成就名扬四海的人寥寥无几,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偶像向他靠拢向他们学习何尝不想,但他们的成功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往往百倍于常人有谁知道,沧桑岁月中的艰辛与痛苦更多的是承受与担当……。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做的都是一般的工作平凡的事,也是这些平凡的事,平淡地铸就了“中国梦”的基层基石。一石击起千层浪,这也是知晓延安精神实质后,想得很多,在它深刻的历史底蕴中,不继感受到催人奋进的现实动力,它的作用、它的价值总是那么的说不尽和道不完。只是有一点:平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