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传承井冈精神 锤炼党性修养—— 井冈山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公众号-台儿庄统一战线  2022-01-17 10:34:18   1022 阅读

巍巍井冈山,绵亘五百里。90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而如今的井冈山旧貌换新颜,一代代井冈人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革命人艰苦奋斗,勇闯新路的精神,努力在井冈山践行着“党建最红、生态最绿、脱贫最好”的理念,又一次吹响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冲锋号。


微信截图_20220117103217.png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一座英雄的山、光荣的山。”5月7日有幸跟随统战系统骨干成员培训班来到井冈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洗礼。跨越千里的井冈之行,是一次追忆之旅,我们重走挑粮小道,参观革命旧址,追寻先烈们的战斗足迹,重温那峥嵘岁月;井冈山之行,是一次学习之旅,了解井冈山道路的形成发展,锤炼党性修养,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井冈山之行,又是一次蜕变之旅,我们感悟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让心灵得到洗礼,让思想得到升华。通过几天的学习,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不忘初心,坚定执着追理想

5月8日的《井冈山精神与井冈山道路》的专题学习中,谢彦波老师从道路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百年的复兴历史,论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道路是关键,道路是生命,而“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则是井冈山道路的根与魂。引兵井冈时,部队只有八百多人,其中还有很多伤病员。一个八百多人的队伍,来到偏僻的山区,又处在革命低潮时期,周围都是白色政权包围,却坚信一定能够夺取全国政权,一定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和勇气?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短短两年多时间,四万八千多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大多数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曾志同志为了筹措革命经费,把自己亲生的儿子送与他人寄养;吴若兰同志为了掩护朱德同志和红军主力转移,遭敌人残酷杀害;井冈山的大井村被烧了九次,茨坪镇被烧了七天七夜,但是依然红旗不倒,抗争不止……在井冈山学习的这段时间,我的眼前经常浮现出父母送儿、妻子送郎参军的感人画面。许许多多革命先烈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正像曾志同志所说:“为了革命,我可以做出任何牺牲。”

奋进新时代,我不禁问自己,当我们的国家进入新时代,井冈山精神又该如何被继承和发扬,如何让它散发出新时代的光芒?我想,习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的讲话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他们留下的这种坚定执着追理想的精神,既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今天我们的每一名党员,都需要用井冈山精神补足我们精神上的钙,把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矜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

二、实事求是,勇于变革闯新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同时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面对武装起义的失败,毛泽东同志不偏信、不盲从,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井冈山上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井冈山斗争的实际,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他认为“走城市包围农村、打攻坚战、搞速战速决在中国行不通,脱离中国实际”,因此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革命的胜利。这,充分证明井冈山精神所体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精神是完全正确的,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宝。

几天的井冈山学习,除了一次次被井冈山精神所感动鼓舞以外,我更被井冈山今天带领群众脱贫的力度所震撼。走在井冈山的山间小道上,我曾感慨,过去在大山中生活的群众面对道路的不畅,物资的匮乏,他们该如何生存?但我们庆幸的看到今天的井冈山上,一座座庐陵风格与客家风格相结合的农家乐被装扮得红红火火,火炬型的道路、五星红旗状的灯杆箱、随处可见的红色五角星的标识,处处彰显着井冈山的“红色气质”,穿着红军装的培训学员一批接一批,山里的百姓也利用地形和气候优势种植起了石斛、葛根等经济作物。2017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同时也为贫困地的脱贫提供了可借鉴的“井冈山经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今天,井冈山人民在传承和发扬“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现有的生态资源、红色资源,结合实际交出了令人惊奇与满意的“井冈答卷”。“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飞速变革发展的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勇气肯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葆本色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当干粮”,传唱弥久的歌谣,道出了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犹记得中学时期的课文中提到,毛主席用一根灯芯在如豆的灯光下写文章;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的感人故事;彭德怀坚持和战士们一起睡地铺、盖稻草,当时读这些文章只是觉得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历史背景下,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不容易。几天来通过毛泽东旧居、黄洋界哨口、八角楼、挑粮小道等地方实地教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革命艰辛的理解。

来到茅坪八角楼旧居,沿着窄小的木梯上到二楼,终于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生活和工作的房间。“八角楼的灯光,照亮黑夜,就像照亮了共产党的前路”,抬头仰望,八角形的天窗,透出点点光芒,当年毛主席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难以想象对于中国革命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两篇巨作,就是在这间狭小的房屋中创作出来的。重走挑粮小道时,我们一行轻装简行,两手空空,在石头铺成的小道上才走了不过百米就已经气喘吁吁。当年的挑粮小道远比今天狭窄陡峭,当年朱德同战士们挑着满载粮食的扁担运输物资是何等艰辛、艰难!我想也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使我们的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从弱小走向强大。

毛主席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了“三大纪律”、“六大注意”是约束我党行动的红线和底线,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律己束行的红线更不能碰,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只有这样未来的路才能走的更远更长。作为一名选调优选生,1年前从学校来到基层乡镇工作,面对乡镇繁重复杂的工作我也曾经迷茫过,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正确,但是当我听到井冈山上的故事,摸一摸八角楼上的旧桌椅,我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拈轻怕重,遇到问题绕道走,在工作中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的挑粮小道,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八角楼的灯光,照亮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用井冈山精神补思想之钙、聚笃行之力、尽为民之责,我们就能交出无愧历史、无愧人民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