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公众号-省调水中心青岛分中心  2021-12-28 11:59:27   2456 阅读
微信截图_20211228115746.png


2021年12月3日至5日,分中心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赴沂蒙山区,进行安全生产和党性教育。

沂蒙山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极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和井冈山、延安并称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我们先后到沂蒙山应急救援展览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接受革命教育、凭吊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党性观念、提高党性修养。


image.png


3日参观了平邑县应急救援展览馆,观看了教学片《救援奇迹》。2015年12月25日山东省平邑县玉荣石膏矿坍塌,经过36天的抢救石膏矿坍塌事故中被困的29名矿工中,获救人数上升到15人。这次坍塌事故救援的经验十分宝贵,酿成事故发生的教训也极其深刻。据事故调查人员初步认定,此次事故系因邻近的废弃石膏矿采空区坍塌引发矿震,进而发生坍塌。事故还引发了次生灾害。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更加感觉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觉到了党和政府在灾难救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4日上午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讲解员介绍到,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取得了重大胜利。看着孟良崮战役的照片资料,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炮弹的轰炸声和子弹的呼啸声,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英勇的战士同敌人在不屈不挠的厮杀。

在纪念馆的后面,有一座烈士陵园,埋葬着2680名在这次战役牺牲的烈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却只有一百多名烈士有名有姓,其他人则默默无闻的长眠于这片土地下。一组组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遗物,加上解说员的深情解说,真实地展现了当年数万革命英烈坚守信仰、对党忠诚,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历史,先辈们壮烈事迹深深感染和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4日下午参观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我们驻足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前瞻仰,在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前凝视,那饱含深情催人泪下的讲解一次又一次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回想起70多年前的抗日反法西斯战斗,从八路军战士到沂蒙山区人民,从五尺男儿到红粉女儿,从抗战军民到外国友人,无一不是战斗的英雄,他们有的放弃了优越富裕的生活投笔从戎,有的抛下花前月下儿女情长,夫妻分别,骨肉分离,难以团圆。他们不畏强敌,舍生忘死,逆境奋起,顾全大局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5日上午参观了沂蒙红嫂纪念馆。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38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蒙山高,沂水长,我给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伴着《沂蒙颂》的悠美旋律,我们来到了“红嫂”的故乡,探索和领悟红嫂精神。


image.png


拥军是沂蒙“红嫂”们永恒的信念。这里有破除封建文化束缚、轻轻解开衣襟,喂伤兵喝下救命乳汁的明德英;有精心安排、照料、安全掩护27位首长、烈士的孩子,而自己家的两个孩子却因此去世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有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自己的肩膀扛着门板架起火线桥的32名妇女……她们是那么的热爱、疼惜人民子弟兵,如此的支持人民军队抗击日寇,支持共产党。她们是革命战争的铜墙铁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解放的胜利之路!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思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找寻维系党群血肉联系的感情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义无反顾跟党走,党政军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命运将党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坚定信仰,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