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由邹小光书记带队,我们全院一行31人到延安参加了为期七天的延安红色基地教育培训。这次的培训有理论专题讲座、有革命圣地、纪念馆现场讲解,有红秀演出的观看,更有学唱红歌,分组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让我们的精神及心灵备受洗礼,更让我们对革命历史和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更深的影响在于如何将延安精神与自己的行动更好的融合,如何将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应用与干事创业的每一天,如何让自己更好的用理论武装自己,用更强的动力助力与医院的“十四五”远景规划的实现中呢?我想,我必须通过这次的学习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来延安?目的是什么?第二,我们来到这学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第三,如何将所学所获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实践,如何能做一名更优秀的党员!
我们为什么要来延安,在开班仪式上,书记其实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更是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十四五”的开关之年,作为医院的中层干部党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武装思想,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来延安学党史、忆初心、担使命,领会党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担当的干部,而医院的长期发展,则需要正确的领导,明确的思路和一批合格的干部,因此希望我们通过延安这次红色基地教育培训,学习领会延安精神精髓得奋斗创新动力。
通过在延安的教育培训学到了什么?在七天的培训学习中,我们逐渐了解了延安这个城市,也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了一个个革命圣地,重温历史。我们听了张小兵教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专题讲座,他从1935年10月一直讲到1948年3月,那段曲折波澜的历史,被他娓娓道来,使我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以及党在延安的成长,伟大成就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了更深刻且直观的认识。郝琦教授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讲座,给我们讲述了更深刻的延安精神内涵及其形成的背景及要素,教授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讲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精髓被他层选展开,也似乎为我启明了一丝如何将延安精神传承发扬运用的明灯,好像明白自己今后该怎样做了。
这些天来,我们足迹也留在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凤凰山等地。通过现场教学,通过解说员的讲解,透过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在巍巍的宝塔山下、在简陋的窑洞之中、在依旧震撼的大礼堂内,我们追寻建国之父的厚重足迹,缅怀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重现七大的辉煌印记。中国革命历史在我们心头的烙印更加深刻,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也让为我们心中的革命先辈形象更加形象具体。延安的课堂教学及现场教学,让我们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13个春秋,一次次让我心灵震撼,一次次让我热泪盈眶。
而红秀《延安 延安》,不仅用精美的灯光、舞美、编排、布景、音效和精彩的表演,紧凑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白色恐怖时期的社会动荡及百姓的疾苦,战争的残酷与激烈,进步青年的追求,解放军的艰苦奋斗,南泥湾大生产的美好场景,军民情深的感人至深,再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幕幕的场景打动人心,我们感动着,同时,也为延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八杰地灵,人才辈出的现实发展所震撼着。
走进梁家河,给我们带来的是另一番震动。老书记石春阳的现场教学是与众不同的,他不是讲解员也不是教授,语言朴实、思维流畅,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岁月和之后与梁家河的故事像唠家常那样的讲出来,字字有力、可可入心。十五岁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城市远到梁家河,克服环境的不适应,学劳动、学自力、不放松学习、力求上进、入团入党、当上村支书、修土坝,建沼气池、办代销店、缝纫店、磨坊,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的情谊,此后也在解决梁家河的实际困难,伟大的人总有伟大的经历,有超与常人的毅力,能力与担当。而在中国,有这样的人带领这样的一群人:叫中国共产党。我们是其中的一员,只是我们如何能像他们那样,如何把学习的感悟与自身的工作实际中的弱点联系起来,才能叫领会和弘扬延安精神吧!
我梳理与总结了感悟,争取鞭策自己,更好地实践,内化于心。
一.感悟“艰苦”,少抱怨,正能量。时值医院的高速发展与学科建设,医、教、研同产提升的重要时点,尤其是经历去年喀什的俩次抗疫,作为中层干部的我们,时常觉得压力大,负荷重,前行困难,时常抱怨,有消极心理。而通过这次学习“艰难”二字应被我们重新定义,也需要真正的解读他的强度,党在延安十三年,面临多少困难,长征疲惫消耗队伍人数锐减,作战能力的下降,党内意见的不统一,日军的围剿,国民党的不合作,缺衣少穿,供给不足…这才叫难,而我们的党仍然顽强生存,解决各种问题,冲破各种困境,对比而言,我们遇到的小困难实在不等同于艰苦艰难,对比之后,需要的是,我们要活泼自己的意志毅力,坚定理想信念,少抱怨,正能量,多行动。
二.理解“奋斗”的内涵,催生自我的内在动力,我们现在做事情经常提外部条件,客观因素,强调“我努力了,但是......”。而这次学习,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绝境到创造改变成功,我们的党在延安,不断的调整结构、战略思维,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党内意识到裂变到成功统一,壮大队伍、创办大学。文化、工业生产全面开花,通过南泥湾的大生产实现自给自足,无论现实条件多么恶劣,我们的革命先辈展现出的奋斗及开创精神,创造的一个个奇迹震撼到了我们。对比之下,而今的奋斗,不是一句努力尽力就交待了的,而是无限利用现有条件,催生自我内在动力,集勇心决心创造,才能成事,才叫共产党人的奋斗,也是我们真正该支持的奋斗精神。
三.“务实”叩心,不浮躁虚华。今天的我们似乎都有一种病:跟风,浮躁的状态。其实,很多时候变成了做事为应付上级,遗忘初心,脱离实际。我们的党从成立初期到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就,也有人跑偏,犯错。但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务实”的态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擅于自省,调整最适合的路线方针。对比之下,我们要脱离跟风的习惯,务实求真、接地气、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并坚持下去。
四.“创新”不是新词,是科学,获得改变的动力。时代在进步,对我们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也要不断的解决新的问题,而创新并不是新词。从这次学习中,我们发现南泥湾的创新精神贯穿于大生产的全过程,习总书记短暂的支书生活也用创新创造开创了梁家河的新生活。而我们时值“十四五”的重要发展期,创新也同样是医院再创新高的源泉所在。那创新动力从哪里来,我们想从学习书院的习总书记题词中,可以找到答案: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依靠不断的进取与学习,获得创新动力,走向新的征程。
这次延安之行,我们之义为“激励之行,汲力之行”,激励我们每个党员,学党史、从革命创业史中汲取学习奋斗的能量与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