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08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性锤炼培训班第一期拉开序幕,此次培训班是在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的黔北第一关--娄山关进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性锤炼培训班由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张敬杰书记和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委书记杨毅带队,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个支部的书记和支部委员。
上午11:00大家到达娄山关,随即观看了《 娄山关大捷 》 情景演出。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场景中,爆炸声震耳 欲聋、冲锋号振奋人心,真实的战争场景给人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身临其境,感受 80 多年前激烈的战斗。为求民族独立、崛起而牺牲的奋斗史。
观看完情景演出后,到英雄纪念碑前进献花篮;在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张敬杰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诗词;并进行现场教学: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 1576 米,南距遵义市 50 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1935 年(乙亥年)2 月 25 日至 26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1935 年 2 月 27 日,红军占领遵义新城。28 日晨,红军在城南红花岗、老鸦山与赶来增援的伪中央军激战,歼灭吴奇伟五十九师、九十三师大部,并将敌赶到乌江以南,胜利结束了遵义战役。娄山关激战与遵义战役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被动地位,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梦想。
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
随后所有学员参观了大小尖山战斗遗址。下午三点,到毛泽东诗词馆,走进巍巍娄山关,感受毛主席诗词中的伟人情怀。
通过参观学习,追忆历史,使我感悟颇多,体会颇深,在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带着信心、带着勇气阔步在新的长征路上,一路披荆斩棘,携手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