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携手并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勇进击
—参观红旗渠有感 郭天翔
红旗渠,工程浩大,气象壮观,令人震撼。艰难岁月里,一群食不果腹的太行山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没有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也没有来自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支援的情况下,花费了将近10年时间,硬是一锤一钎地削平了1250个山头,修成了1500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吃饭、几十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它是北方群山上的蓝色飘带,更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杰作。红旗象征革命,象征着胜利。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会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一面旗帜,表明了林县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也表明了县委力挽狂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前进的坚强决心。
红旗渠精神不是一个时代的印迹,50年的沧桑巨变,时代赋予了红旗渠精神更多的内涵,创新、智慧、难而不惧、富而不惑、奋斗不已、自强不息,红旗渠精神在时代中淬火升华,正是不忘初心精神的代表。
初心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初就树立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不忘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不忘记我们这个党是要干什么的,过去怎么干的。“不忘初心”是对历史的总结,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逃避困难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更是为了后面的“继续前进”。
使命是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一种担当,比肩负民族的前途命运更为伟大;没有一项使命,比实现人民的共同梦想更为崇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再高峻的山岭,也阻挡不了中国共产党人铿锵前行的意志;再遥远的彼岸,也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虽远必达的信念。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圆梦征程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可告慰历史、赢得民心、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不再遥远。
著名摄影家魏德忠先生曾经说过,红旗渠是在一个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地方修建的不可思议的工程。我想,这是从物质的层面来说的。在高不可攀的太行山脉面前,肉体的人,恰如蝼蚁一样渺小、不值一提,大山里任何一阵旋风,都可以把人卷走。但是,不可能成为可能。那群穷得只有手里的“寸铁”的太行山人,完成了这项工程。它不是技术的胜利,不是工具的胜利。——虽然,“土法上马”的红旗渠,创造性地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摸索出了烧石灰、水泥,配制炸药的办法,甚至,2013年9月,还摘取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它是人的精神的胜利——极端艰苦的环境下,高扬革命理想主义旗帜,怀揣改变生存环境、改变命运的梦想,迎难而上的血性;万众一心,携手并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勇进击的豪迈;不惧危险,九死一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这种精神,不只在当代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林县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单独存在。它存在于大江南北、长河上下,存在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上承历史,下接现实,成为中国精神、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一部分。从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而来;从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万里长征、八年抗战而来;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而来。因为有这种精神,一个民族才能够长久地挺立在东方,从远古到现代,无论经历了多少艰难坎坷,也依然能保持蓬勃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因为有这种精神,一种文明才能够诞生、发展,在和全球各种文明的碰撞之后获得新生,最终,蝶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
红旗渠精神不是一个时代的印迹,50年的沧桑巨变,红旗渠精神在时代中淬火升华,正是不忘初心。
赴红旗渠参观学习感想
----刘强
根据中心党委的安排,中心为了促进党员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更深入的理解,为了培养党员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幸于2018年8月23日至2018年8月27日赴红色教育基地红旗渠进行学习扁担精神和红旗渠精神。
扁担精神教育了我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那个年代里,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只有条条山间羊肠小道连接各个村庄,运送货物唯一的办法是一根扁担肩上挑。扁担就成了供销合作社职工天天都离不开的工具,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涉水过坎就成了供销合作社创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硬功夫。他们头天从山外挑来食盐、煤油、旱烟、火柴等商品,第二天卖出。“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担真情”成为供销合作社人工作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精神教育了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的红旗渠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水利工程,而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过红旗渠为新中国的一大奇迹。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用简陋的工具,奋战10个春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精神震撼太行,感召岁月,巍巍太行山记录着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红旗渠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树立了中华民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伟大精神丰碑。
在这次参加红色教育学习回来以后,我认为:仔细思考之下,扁担精神和红旗渠精神都是伟大的,但是这种精神掩藏的是老一辈共产党员对于事业的态度,所有我任务态度决定一切!干任何工作,态度第一,没有正确的态度就没有事业成功的可能。对荣誉感和责任感使自己能够发自内心地忘我投入到工作中。虽然这种满负荷的工作身心都是非常累的,但自己的工作为群众做出了贡献,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再苦、再累心里是快乐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心动更要行动。我有决心、有信心不断学习,超越自我,不断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无极限,乘风破浪,奋起直追。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群众同进步、同发展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红旗渠学习心得体会
-- 机电安装六队党支部 郄志勇
8月23日至27日,中心党委组织党员去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进行红色教育,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第一次踏上红色之旅,感受红色教育,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艰苦奋斗的年代,种种场景历历在目。五天的参观学习之旅是心理震撼和洗涤之旅,是党员党性培养和党性锤炼之旅,通过五天的学习和参观,学到很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刻感受了老百姓的扁担精神,也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红旗渠的修建,迄今发挥效用造福于人类四十余年,这一工程的伟大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当年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相当落后的情形下,能够提出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伟大设想,体现了我们党心系群众百姓千家万户。以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为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干旱缺水的生存状况,带领林县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胆识,不屈不挠与天斗与地斗,历尽艰辛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十几年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红旗渠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振兴中华民族宏伟大业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深刻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红旗渠的精神使我深深的被震撼,被感动,更加坚定了共产党的信念,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抛弃不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积极发挥创造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次参观红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积极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倾情奉献自己的力量,热情的为党和人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力,为祖国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红旗渠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突出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党员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需要抵御的诱惑也非常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