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看过许多革命、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是以延安为背景的。长大后在初高中历史课本中,更加体会到延安——革命圣地的历史地位。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座标志性的延安“宝塔”。前些时日,公司制作二党支部组织的“学习延安精神,落实两学一做,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的活动,令我有机会来到仰慕已久的延安,来领略她的美,感受革命精神,看看那昨梦中的宝塔。
上党课,听党的故事
此行,支部联系了延安东方红干部培训中心,并由该机构请来了中央党校延安分校的专职教师为党员同志门上一堂党课。我和大伙一起,兴致勃勃、满怀期待的排座在教室里,像一帮如饥似渴的学生一般等待着学习充电,而开讲之前全体起立高唱国歌,更是点燃了同志们的热情。老师操着一口陕北味道的普通话,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着党史,时而严肃认真、字字铿锵,时而声情并茂、洋洋洒洒。同志们聚精会神的听课,都忘却了旅途的疲惫。老师还讲述了一些这些年刚刚允许公布的史料和时评,更引得大家兴致勃勃,还亲切地回答了我们的追问。
看红秀,走进红色剧情
秀,是源自美国的一种演出方式,类似于歌舞剧,却又有所不同。除了载歌载舞,还有杂技等表现形式贯穿其中,舞台是立体的,更有些情节是演员们吊着维亚在舞台上呈现,有着“实体3D”的效果。上了一整天党课,晚上我们来到延安东方红大剧院观看这场这场“红秀”——《延安延安》。该剧是以一名大上海女学生厌恶了灯红酒绿,受到了红色教育,一心向党只身来到延安,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的故事为主线,不仅生动体现了故事情节,还表达出了任人物性格和心路历程。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一步一步引人入胜,红色的题材更是令人心潮澎湃。虽然主人公最终光荣就以,但她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坚决的革命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每个在场的观众。
参观遗址,宝塔山上革命情
来到延安,来枣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在那里,有窑洞——革命先辈们在这里栖息,在这里运筹帷幄。毛泽东、周恩来、朱老总、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故居我们一一参观。清一色的窑洞,清一色的“小户型”,目测不超过三十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家徒四壁,但却饱含革命热情,心怀大志,几经艰辛终换来“三军过后尽开颜”。而走上宝塔山一览延安全景,颇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就是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手笔,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宝塔有范仲淹等文人的墨宝,有考古价值,是文物;然而她更是延安的标志,承载着革命伟人们的革命情怀和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现今,我们来到宝塔山,歌颂宝塔,也是对那段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缅怀。
——王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