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难忘红色教育培训-感悟延安精神

公众号-金汇不锈  2021-10-25 11:49:13   1036 阅读
image.png


难忘红色之旅 感悟延安精神

刘志辉

延安之行是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一堂生动而又珍贵的人生必修课,一场终身受益的思想洗礼与灵魂升华。


微信截图_20211025114853.png


一、读懂延安、领悟延安精神

“到延安去”,这是一个多么亲切而又令人振奋的号召。在当时,曾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和爱国人士勇于投身革命洪流之中。在之后,同样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去参观学习。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追寻革命足迹,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十三年的伟大实践,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事迹中,深入了解了延安以及延安精神的真谛。这里的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望着那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听着解说员认真细致、生动朴实的讲解,深深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精神所打动,为他们在如此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形成统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写出科学的理论著作,领导指挥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而无比钦佩和赞叹。站在革命领袖们工作、生活过的遗址前,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等开国元勋们秉烛夜读,研究作战部署,召开会议时的身影和神态。可以说,延安之行,带给我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

正如李中宪副总裁在授课中所言,读懂了延安,就明白了延安精神,就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真谛。1935年到1948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这就是延安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四大法宝:政治方向、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党的宗旨,通俗来讲就是当下做人、做事的学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特征、品质、作风的综合,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富。历史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二、反思自己,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形成的年代虽已过去80多年,但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革命先辈们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对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对流血牺牲的无所畏惧,对工作细节的精益求精,对生活作风的严格要求,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财富,更是我们继承发扬、砥砺前行的动力。延安之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了解了当下做人做事的学问,深刻地反思了“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该干什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性情、接地气。进一步地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提升了职业荣誉感。

延安归来,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有学习的冲动。在延安的艰苦岁月里,环境恶劣、条件简陋、物资匮乏——“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抗大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抗大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生活在和平年代而且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美好的生活、不大胆地挥洒自己的青春年华,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去做有意义的事。世间所有的大爱都是由无数的小爱汇聚而成。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看到父母头上那渐渐花白的头发,那日渐佝偻的背影,多陪陪他们;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和他们做朋友,多关心他们;而作为一名金汇人,我们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承担,去坚守,去奋斗,去开拓,去创造。真正实现为人胆荡、做人踏实、甘于担当的初心。

延安之行已成为回忆,它将珍藏于心底。但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却永远在路上,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它将一路照耀着我,伴我前行,给我希望,给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