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坚定信念 求真务实 一心为民 清正廉洁 艰苦奋斗 争创一流 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8月26日—28日,由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牵头,联合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心理学系师生党员积极分子一行近60人,前往江西省瑞金干部学院,开展为期三天的“信念的力量”主题培训教育。
以下为瑞金红色教育部分学员感想:
陈娟
1、 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2、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3、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争创一流。
5、团结一致,攻克难关,创造奇迹。
6、从自身做起,做点滴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东辉
这一次有幸参加瑞金学习之旅,现场学习了我党在中央苏区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决定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催化剂。我党通过深刻的调研,提出了“红军不是一个单纯打仗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发动群众,打仗仅是一种手段”等论断,建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通过土地改革、为群众挖井等切实关心群众的具体行动,赢得群众支持,是我党能够最终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调研与学习的重要性。在苏区,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我党一直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农民调研学习斗争的时空背景,通过调研发掘出真正而坚定的革命力量,通过学习改正路线错误,通过学习锻炼队伍,把农民锻炼成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一学习基于我党的各种优良品质,如共产主义的先进性、群众路线等,也通过对儿童的教育让群众看到我党的先进性、增强必胜的信念。从而打造出“为胜利而战,为下一代而战,不怕牺牲”的革命队伍。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对困难的克服,对研究队伍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强的精神力量。
廖德驹
一套红军服,身出雪亮明。红军的初心、红军的信念和红军的精神,像映山红,红遍了红色圣地。形成燎原之火,照亮了全中国,映红了全世界。在红都瑞金,穿上红军服,我倍感荣幸、亲切和振奋!
在瑞金建立起红色政权,只有几万人的红军部队,打掉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进攻,完成战略大转移。靠的是怎样一种力量?那是建党的初心,建军的初心、建国的初心,那就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那一初心,给以每一个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力量!不怕牺牲的力量!“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让敌人枪炮声成为刑场上婚礼的礼炮”。那就是信念扎根在心,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给人民热爱党、相信党和跟党走信念之源泉!
那一口红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送给人民最贴心的礼物,那可是生存活命之水!旁边刻录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是人民对毛主席最真情和最深情思念的体现;是劳动人民对以毛主席为核心,党的感谢、思念的体现;是党的初心得到广大人民赞赏的最真实反映!也是最朴素的话语!
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为人民服务,就是体现在为老师们和学生们做好服务工作。我要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也就是为老师们的实验教学做好皮辅助支撑工作,为老师和学生的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为学院的发展和争创“双一流”大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唐健
这次学习受益匪浅,仅以此记录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1. 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曲折里程,将生死置之度外,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在中大,咱们无需计较得失,努力做好科研和教学等本职工作,为学校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2.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践行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学校里的群众主体是学生,真心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早日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3. 积极发展热心的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需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我们可以积极发展身边志同道合者入党。
4. 瑞金之行的实地教育和学习,我们深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是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提高的过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秉承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将我党的事业发扬光大。
王伟良
有幸赴瑞金参加了这次学院党委组织的“信念的力量”主题培训班。瑞金是我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是毛泽东思想主要形成地和苏区精神、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主要发源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走进瑞金,“零距离”感悟瑞金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位开国元帅中的九位元帅、十位开国大将中的七位大将以及其他党和国家的早期领导人都曾在瑞金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工作、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史料和旧居旧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履行党员义务,践行党员的责任,踏行革命烈士的步伐,遵循革命烈士遗嘱,将红色沃土的基因,将苏区好干部作风,带回到本职工作岗位中,按照中央八项新规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瑞金红色教育为起点,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不平凡的人生路,争创一流的朴实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王为
此次学习收获颇丰,是出发之前完全想不到的,真心感谢学院安排此次活动。
“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国,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这是我第一次将书本知识和身临其中的切身体验相结合学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血肉相连的历史。我主要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方面,作为一个党员,通过参观和学习,切身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员“信念” 的力量、体会到了党的领导的至关重要。1920年代,中国军阀割据、混战,鲁迅先生说的“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是这段时间真实的写照;而就在1927年、在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的北伐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一夜之间背叛革命,让中国共产党陷入了无比艰难的时期。那个时期,可以想象党内的迷茫、困惑甚至绝望,没有“信念”,此时放弃革命相当容易和轻松。我这里也不必啰嗦这中间罄竹难书的艰辛,稍有观察力的人都会意识到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党建立在群众路线上的集体领导这群“匪”会被轻易消灭。但是恰恰相反,就是这一小股被蒋介石蔑称为“匪”的年轻人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并在瑞京建立起了一个“翻天覆地”的苏维埃政权。这也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政权无法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也是蒋介石政权为何失败的原因。作为党员,我们要永远记得瑞金(京)成功的两个关键:“必胜信念”和“群众路线”。
第二方面,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193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简陋的共和国是我党经过一步步努力最终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道路上有机的一步。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中国的革命史是一个有机连贯的总体,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在瑞金(京),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群众路线的执政方针趋于成熟。从这段历史,到延安成为革命圣地、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由于这个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先进政权一直吸引国内最进步的那部分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法宝之一。
姚道新
这一次积极报名参加了中山大学的“信念的力量”主题培训班,收获很大。
一、深入学习了党史,了解了我党在江西发展壮大的全貌和重要事件。从井冈山创建根据地,到南下发展壮大形成中央苏区,从早期的反围剿斗争胜利,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整个历史脉络更加清楚、真实地展现在我的头脑中。
二、信念的力量。通过实地学习,真实感受到革命先辈对共产党信念的坚定执着,深刻体会到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含义。很多革命家庭,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惜骨肉分离,忍受酷刑,勇敢牺牲,让人敬佩和落泪。
三、党指挥枪的重要性。在苏区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毛泽东同志坚定的指出,是共产党指挥军队,军队是实现党的事业的重要武器。红军不仅是打仗、保卫政权,更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实现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
四、高瞻远瞩的苏区政府规划。在瑞金苏区中央政府大礼堂、苏区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苏区政府各部门办公室、共青团中央旧址等部分旧址,我们深深感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缜密规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喝红井水,参观列宁小学,听苏区干部为了群众的利益忘我奉献的故事,使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上至毛主席,下至基层干部,能够为了群众的利益积极谋划,解决困难,平等对待,得到了广大苏区人民的热爱和拥护。这对我们现在的学校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六、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我们党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是极为曲折复杂的,受到过共产国际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走了不少弯路,牺牲很大。但是我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实事求是,自我纠正,最终走上了独立自主,科学执政的光辉道路,直至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实地学习,得到了升华。
赵福利
这次瑞金学习感触最真实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如果做到这些,工作还会更加美好。还有就是,团队作战,众志成城,必成大业。
张宝红
2018年10月26日-28日,我们走进了共和国的摇篮、长征的起点、红色故都——瑞金,接受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听取了《信念的力量》、《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等专题教学,前往叶坪旧址群、沙洲坝红井革命旧址等开展现场教学,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碑等。通过室内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重温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大地上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学习“苏区精神”。
一段历史,铭刻着伟人经天纬地的身影,见证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1929年初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到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在赣南苏区和中央苏区这片红土地上战斗、工作、生活了将近6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他领导苏区军民进行武装战争,开展土地革命,进行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保障民主权利,改良群众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等著作,对党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作出了理论概括,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框架。
一个政权,是今天共和国的雏形,彰显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仰的坚定。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一口红井,贮满清泉,也贮满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这口红井,让党与群众血肉相连,映照出了党与群众心心相印的优良作风。正因为当年新生的红色政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革命才得以从瑞金到延安、到北京,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
理想信念是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人进行各种行为的支撑和动力。只有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必须永远铭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人民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必须紧紧依靠。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尽心尽责,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周珂
这次能有机会跟随学院党委组织的学习小组去瑞金接受红色教育,学习苏区精神,收获颇丰。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几次反围剿遭遇重创、革命队伍死伤惨重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情况下,依然充满乐观精神,对党的信念不动摇,坚持革命,同时不断实地调研,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把群众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等。
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自己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十分有限,深度远远不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计划在工作之余研读中国革命史,提高认识,深刻体会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作为学院一名普通的行政人员,我向革命先辈学习,向优秀党员看齐,把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运用到平时工作中去,把精准掌握业务技能、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工作准则,为学院的快速发展尽绵薄之力,为中山大学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