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目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深入地接受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素养、法治思维培训,捍卫“两个维护”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更加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根基更加牢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实际行动,激发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培训特色
(一)雄厚的教师专家队伍。学校汇集了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主的著名高校一流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专家组成雄厚的师资阵容,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得益彰,避免坐而论道,确保培训质量。
(二)一流的培训管理服务。学校拥有一支专业从事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队伍,坚持以“学员至上,质量为本”办学理念,严格考勤打卡、全程管理跟踪、建立学习档案,使培训学习规范有效。
(三)严谨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中融课堂教学、案例式教学、座谈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情景模拟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等一体,既夯实学员理论基础,又提升实操能力。
(四)优良的学习培训传统。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完善的培训流程、细致的后勤服务、注重实效的课程设置,力争让每位学员在西南政法大学的学习经历成为丰富学识、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学员获得感和体验感俱佳。
(五)可期的后续增值服务。为提升和延展培训效果,培训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凡参训单位均可享受3年后续服务,每年6次线上课程,共计18次课程,课程涵盖党的最新会议精神解读、最新法律法规解读、时事政治、国学智慧、心理疏导、养生调理等内容。
三、教学管理服务
(一)课堂管理
1.选派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为培训班授课;
2.根据培训班规模,选派1-5名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教学、生活和纪律管理;
3.成立临时班委组织,开展自律管理;
4.负责组织教学实践;
5.执行《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院培训管理标准化流程》;
6.执行《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院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二)培训服务
1.提供机场、火车站接送;
2.负责学员住宿、用餐及交通的安排;
3.负责组织开班典礼、集体合影以及结业典礼、颁证仪式;
4.提供学员手册、学习用品、教学资料袋、合照1张、证书1本;
5.提供课间开水,茶杯、茶点、茶叶、咖啡和常用药品。
四、推荐课表
培训时间 | 专题内容 | 拟聘师资 | |
第一天 | 安排入住,报到 | 全体学员 | |
第二天 | 8:00-9:00 | 合影、开班动员 | 双方领导 |
09:00-11:30 | 专题教学: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解读 | 周放,重庆市委党校原副校长、重庆行政学院原副院长 | |
14:30-17:30 | 专题教学:笃学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 胡兴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 |
第三天 | 9:00-12:00 | 专题教学:刑诉法修改后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 李昌盛,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4:30-17:30 | 现场教学:红岩革命纪念馆、饶国模旧居、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 资深讲解员 | |
第四天 | 09:00-11:30 | 专题教学:批捕工作进一步优化的途径 | 李昌林,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4:30-17:30 | 现场教学:渣滓洞、红岩魂陈列馆 | 资深讲解员 | |
第五天 | 09:00-11:30 | 专题教学:调查取证与办案谈话突破技巧 | 罗永红,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
14:30-17:30 | 专题教学:职业道德规范 | 周放,重庆市委党校原副校长、重庆行政学院原副院长 | |
第六天 | 09:00-11:30 | 专题教学: “罪”“刑”关系理论的新进展 | 陈伟,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4:30-17:30 | 专题教学: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理解与适用 | 李昌盛,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第七天 | 09:00-11:30 | 学习成果交流 | 全体学员 |
14:00 | 离校 |
五、备选课程(部分)
类别 | 课程 | 学时 |
主题教育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 | 4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
习近平法治思想 | 4 | |
两会精神解读 | 4 | |
学习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 4 | |
国际安全局势与中国外交策略 | 4 |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4 | |
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与和谐社会建设 | 4 | |
从历史转折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 4 | |
保障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察与刑诉衔接机制 | 4 | |
当前基层社会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4 |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 | 4 | |
切实落实党建“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4 | |
民法典
| 商事理念与民法典合同编解析 | 4 |
《民法典》合同编合同通则之解读 | 4 | |
民法典背景下不动产用益制度的重大创新与变革
| 4 | |
民法典背景下担保制度之创新与完善研究 | 4 | |
《民法典·合同编》中的合同效力制度解析 | 4 | |
中国民法典的初心与使命 | 4 | |
民法基本原则的体系化解读 | 4 | |
担保物权总则 | 4 | |
担保物权总则、抵押担保 | 4 | |
合同编通则的基本结构与适用范围 | 4 | |
刑事检察 | 刑诉法修改后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 4 |
以审判中心为视角谈谈对侦查权的控制 | 4 | |
黑恶犯罪的理论基础和司法认定 | 4 | |
批捕工作进一步优化的途径 | 4 | |
捕后无罪处理案例分析 | 4 |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践困境与出路破解 | 4 | |
物证鉴定技术及侦查技术研究 | 4 | |
电子证据规范化收集与审查运用技巧 | 4 | |
“罪”“刑”关系理论的新进展 | 4 | |
刑民交叉案件的审判与涉案财物的处置 | 4 | |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 4 | |
基于犯罪大数据的社会治安精准防控 | 4 | |
罪犯分级处遇的原理与方法 | 4 | |
民行业务
| 申诉案件审查与文书制作 | 4 |
检察监督实务 | 4 | |
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和审判 | 4 | |
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认定 | 4 | |
执行监督的重点与方法 | 4 | |
两个监督并重,提升执法办案公信力 | 4 | |
行政检察监督相关理论 | 4 | |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理念重点难点问题 | 4 | |
执行人员违法行为监督 | 4 | |
公益诉讼 | 公益诉讼司法解读 | 4 |
检察公益诉讼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 4 | |
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排查和收集 | 4 | |
食药品安全与公益诉讼 | 4 | |
环境保护与公益诉讼 | 4 | |
公益诉讼的立法解读及司法实践 | 4 | |
如何构建公益检察的科学体系 | 4 | |
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研讨 | 4 | |
未检业务 | 新时期未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 4 |
未成年刑事政策的理解与使用 | 4 | |
刑法修正案十一解读 | 4 |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用 | 4 | |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证据审查与认定 | 4 | |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与矫正 | 4 | |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治理 | 4 | |
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 | 4 | |
控告申诉 | 国家赔偿工作实务 | 4 |
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的管辖 | 4 | |
刑事申诉案件的办理规程 | 4 | |
正当防卫的异化与刑法之功能 | 4 | |
涉法涉诉受理、分流和办理 | 4 | |
信访案件的规范受理 | 4 | |
控申检察工作现状与努力方向 | 4 | |
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工作能力提升 | 4 | |
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工作能力提升度落地生根 | 4 | |
党史学习 | 认真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 | 4 |
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 | 4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 | 4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 | 4 | |
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改革的持久保证 | 4 |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 4 | |
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 4 | |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 | 4 | |
综合素能 | 危机处置与媒体应对 | 4 |
孝道与法文化 | 4 | |
德治与法治 | 4 | |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 | 4 | |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 | 4 | |
国学人生智慧 | 4 | |
“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形势与开放走势 | 4 | |
新形势下领导力提升 | 4 | |
情绪管理与心理解压 | 4 | |
公文写作及信息宣传 | 4 | |
现场教学 |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 4 |
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区 | 4 | |
“老马工作室”--党建引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 4 | |
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 4 | |
渣滓洞、白公馆 | 4 | |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 4 | |
周公馆、梅园、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 | 4 | |
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 | 4 | |
建川博物馆 | 4 | |
重庆规划展览馆 | 4 | |
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 | 4 |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邓老师 许老师
联系电话:023-65382111 15523500088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2号东山大楼北楼40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