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
一、推荐课表
培训时间 | 课题内容 | 拟聘师资 | |
第一天 | 安排入住,报到 | 全体学员 | |
第二天 | 8:15-8:30 | 合影 | 全体学员 |
8:30-9:00 | 开班式 | 双方领导 | |
09:00-11:30 | 专题教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两会精神解读 | 周放,重庆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巡视员 | |
14:30-17:30 | 专题教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 张震,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第三天 | 9:00-12:00 | 专题教学:信访与维稳--《信访工作条例》与基层法治改革思路 | 胡兴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
14:30-17:30 | 现场教学--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 资深讲解员 | |
第四天 | 09:00-11:30 | 专题教学: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朱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4:30-17:30 | 现场教学--渣滓洞、白公馆 | 资深讲解员 | |
第五天 | 09:00-11:30 | 专题教学: 新时代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与举措 | 陈伟,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4:30-17:30 | 现场教学: “老马工作室”--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示范基地 | 资深讲解员 | |
第六天 | 09:00-11:30 | 专题教学:运用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 温泽斌,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4:30-17:30 | 专题教学:矛盾纠纷排查与信息报送 | 周燕,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 |
17:30-18:30 | 结业仪式 | 双方领导 | |
第七天 | 09:00-11:30 | 离校 | 全体学员 |
二、备选课程(部分)
类别 | 课程 | 学时 |
主题教育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 | 4 | |
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 | 4 | |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 | 4 | |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化体系 | 4 |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4 | |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 | 4 | |
深入学习二十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 4 | |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4 | |
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 4 | |
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解读 | 4 |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 4 | |
全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4 | |
平安建设 | 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 4 |
整体攻坚,重点突破,夯实平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稳固根基 | 4 | |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金牛高质量发展 | 4 | |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4 | |
社区自治与共治的探索与思考 | 4 | |
危机应对法治与常态管理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 4 | |
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 4 | |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平安中国 | 4 | |
维稳专题
| “维稳”的机制设计思考 | 4 |
信访与信法—基层法治改革思路 | 4 | |
群体暴力抗法的应急处置 | 4 | |
基层民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 | 4 |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 4 | |
综治信访维稳业务理论知识 | 4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4 |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具体操作规程 | 4 | |
人民调解业务知识 | 4 | |
预防和处置新时期群体性事件措施 | 4 | |
群体性事件和应急机制 | 4 | |
矛盾纠纷排查与信息报送 | 4 | |
基层法制宣传教育 | 4 | |
平安综治考评 | 4 | |
社会治理
|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平台)的运作 | 4 |
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软法研究 | 4 | |
现代智慧城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 | |
信访突出问题的法治治理 | 4 | |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 | 4 | |
互联网+背景下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4 | |
新时期拐点:疫情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区域经济的重塑 | 4 | |
从突发事件看城市“抵抗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4 | |
产城融合发展与招商运营策略 | 4 | |
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品质提升 | 4 | |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 4 |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管理创新 | 4 | |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4 | |
社会保障治理现代化 | 4 | |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 4 | |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司法保障 | 4 | |
基层民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 | 4 | |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与福利、救助等民生工作的关系分析 | 4 |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网格化管理 | 4 | |
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4 | |
执法监督 | 政法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建设 | 4 |
执法规范化与法律风险防范 | 4 | |
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建设与执法监督工作 | 4 | |
行政执法监督实务 | 4 | |
行政处罚法解读 | 4 | |
强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建设 | 4 | |
政法工作条例 |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学习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 4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与融入法治建设 | 4 |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解读 | 4 | |
党和国家机构体制改革热点问题探讨 | 4 | |
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 | 4 | |
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与实践热点 | 4 | |
推进宪法实施与法治中国建设 | 4 | |
法治思维与法治政府建设 | 4 | |
党性教育 | 认真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 | 4 |
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 | 4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 | 4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 | 4 | |
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改革的持久保证 | 4 |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 4 | |
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 4 | |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 | 4 | |
综合素能 | 危机处置与媒体应对 | 4 |
孝道与法文化 | 4 | |
德治与法治 | 4 | |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 | 4 | |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 | 4 | |
国学人生智慧 | 4 | |
“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形势与开放走势 | 4 | |
新形势下领导力提升 | 4 | |
情绪管理与心理解压 | 4 | |
公文写作及信息宣传 | 4 | |
现场教学 | 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 4 |
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区 | 4 | |
环湖雅舍--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示范社区 | 4 | |
石井坡街道--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 4 | |
“老马工作室”--党建引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 4 | |
长安集团 | 4 | |
小康控股有限公司 | 4 | |
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 4 | |
渣滓洞、白公馆 | 4 | |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 4 | |
周公馆、梅园、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 | 4 | |
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 | 4 |
类别 | 课程 | 学时 |
主题教育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 | 4 | |
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 | 4 | |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 | 4 | |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化体系 | 4 |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4 | |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 | 4 | |
深入学习二十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 4 | |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4 | |
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 4 | |
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解读 | 4 |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 4 | |
全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4 | |
平安建设 | 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 4 |
整体攻坚,重点突破,夯实平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稳固根基 | 4 | |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金牛高质量发展 | 4 | |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4 | |
社区自治与共治的探索与思考 | 4 | |
危机应对法治与常态管理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 4 | |
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 4 | |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平安中国 | 4 | |
维稳专题
| “维稳”的机制设计思考 | 4 |
信访与信法—基层法治改革思路 | 4 | |
群体暴力抗法的应急处置 | 4 | |
基层民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化 | 4 |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 4 | |
综治信访维稳业务理论知识 | 4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4 |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具体操作规程 | 4 | |
人民调解业务知识 | 4 | |
预防和处置新时期群体性事件措施 | 4 | |
群体性事件和应急机制 | 4 | |
矛盾纠纷排查与信息报送 | 4 | |
基层法制宣传教育 | 4 | |
平安综治考评 | 4 | |
社会治理
|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平台)的运作 | 4 |
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软法研究 | 4 | |
现代智慧城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 | |
信访突出问题的法治治理 | 4 | |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 | 4 | |
互联网+背景下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4 | |
新时期拐点:疫情下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区域经济的重塑 | 4 | |
从突发事件看城市“抵抗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4 | |
产城融合发展与招商运营策略 | 4 | |
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品质提升 | 4 | |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 4 |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管理创新 | 4 | |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4 | |
社会保障治理现代化 | 4 | |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 4 | |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司法保障 | 4 | |
基层民主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 | 4 | |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发展与福利、救助等民生工作的关系分析 | 4 |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网格化管理 | 4 | |
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4 | |
执法监督 | 政法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建设 | 4 |
执法规范化与法律风险防范 | 4 | |
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建设与执法监督工作 | 4 | |
行政执法监督实务 | 4 | |
行政处罚法解读 | 4 | |
强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建设 | 4 | |
政法工作条例 |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学习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 4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与融入法治建设 | 4 |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解读 | 4 | |
党和国家机构体制改革热点问题探讨 | 4 | |
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 | 4 | |
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与实践热点 | 4 | |
推进宪法实施与法治中国建设 | 4 | |
法治思维与法治政府建设 | 4 | |
党性教育 | 认真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 | 4 |
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 | 4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 | 4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 | 4 | |
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改革的持久保证 | 4 |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 4 | |
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 4 | |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 | 4 | |
综合素能 | 危机处置与媒体应对 | 4 |
孝道与法文化 | 4 | |
德治与法治 | 4 | |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 | 4 | |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 | 4 | |
国学人生智慧 | 4 | |
“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形势与开放走势 | 4 | |
新形势下领导力提升 | 4 | |
情绪管理与心理解压 | 4 | |
公文写作及信息宣传 | 4 | |
现场教学 | 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 4 |
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区 | 4 | |
环湖雅舍--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示范社区 | 4 | |
石井坡街道--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 4 | |
“老马工作室”--党建引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 4 | |
长安集团 | 4 | |
小康控股有限公司 | 4 | |
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 4 | |
渣滓洞、白公馆 | 4 | |
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 4 | |
周公馆、梅园、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 | 4 | |
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 | 4 |
三、学校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历经七十余载励精图治,学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学校具有招收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港澳台侨联合招生、香港免试生、澳门保送生及台湾免试生招生资格。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有1位校友任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7位校友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近百位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有50余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法学院中,均有西政毕业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是学校对外承担党政干部与企事业单位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和专门机构,是西南政法大学开展社会服务与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窗口。学院集合西南政法大学高端法学师资、丰富科研成果、广泛实践经验,面向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能力提升、知识更新及党性教育,针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与需求,采取课堂教学、座谈交流、案例研讨、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水平。截至目前,学院共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000余期,培训人数200000余人次,受到参训单位的普遍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培训目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深入地接受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素养、法治思维培训,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更加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根基更加牢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实际行动,激发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五、培训特色
(一)雄厚的教师专家队伍。学校汇集了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主的著名高校一流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专家组成雄厚的师资阵容,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得益彰,避免坐而论道,确保培训质量。
(二)一流的培训管理服务。学校拥有一支专业从事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队伍,坚持以“学员至上,质量为本”办学理念,严格考勤打卡、全程管理跟踪、建立学习档案,使培训学习规范有效。
(三)严谨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中融课堂教学、案例式教学、座谈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情景模拟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等一体,既夯实学员理论基础,又提升实操能力。
(四)优良的学习培训传统。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完善的培训流程、细致的后勤服务、注重实效的课程设置,力争让每位学员在西南政法大学的学习经历成为丰富学识、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学员获得感和体验感俱佳。
(五)可期的后续增值服务。为提升和延展培训效果,培训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凡参训单位均可享受3年后续服务,每年6次线上课程,共计18次课程,课程涵盖党的最新会议精神解读、最新法律法规解读、时事政治、国学智慧、心理疏导、养生调理等内容。
六、教学管理服务
(一)课堂管理
1.选派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为培训班授课;
2.根据培训班规模,选派1-5名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教学、生活和纪律管理;
3.成立临时班委组织,开展自律管理;
4.负责组织教学实践;
5.执行《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院培训管理标准化流程》;
6.执行《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院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二)培训服务
1.提供机场、火车站接送;
2.负责学员住宿、用餐及交通的安排;
3.负责组织开班典礼、集体合影以及结业典礼、颁证仪式;
4.提供学员手册、学习用品、教学资料袋、合照1张、证书1本;
5.提供课间开水,茶杯、茶点、茶叶、咖啡和常用药品。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邓老师 许老师
联系电话:023-65382111 15523500088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2号东山大楼北楼40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