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原是当地“六月婆”庙场址。
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因而得名。由于战火所及,旧址原貌受到破坏。1952年,琼山县人民政府拨款在该址建立起一座“琼山县革命老根据地纪念碑”,1984年在纪念碑左侧修建起两间土木结构的琉璃瓦房屋。1988年改纪念碑建立“独立队战士全身铜像”,1990年在其右侧建立起两座纪念亭和一座壁廊。1998年又在铜像后面建立一座雄伟高大的纪念馆,即为今天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全貌。
1997年4月,被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琼崖特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表示愿意在团结抗日的前提下改编琼崖工农红军,并于1938年10月22日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达成协议。12月5日,改编仪式暨誓师抗日大会在云龙“六月婆”庙隆重举行,部队番号定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为“琼崖抗日独立队”),队长为冯白驹。
各界人士、琼崖国民党地方当局官员及各地上万名群众参加了改编仪式大会。冯白驹代表独立队官兵讲话,表示了保卫琼崖的决心,宣告了琼崖人民抗日队伍的诞生。从1939年3月起,独立队先后扩编为独立总队、独立纵队,1947年10月由中央军委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云龙改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琼崖国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云龙改编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琼崖的胜利,反映了琼崖人民要求团结抗日的共同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抗日的信心。
从此,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方针,独立自主地发展、壮大自己,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琼崖抗日先锋和中流砥柱。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始建于1952年2月,正门右侧大理石柱上刻有“琼崖红军改编旧址”。
距大门正中16米处竖立一尊手握钢枪的独立队战士全身铜质铸像,总高10.4米,其中铜像高4.6米,正面刻有徐向前的题词“琼崖抗日先锋”,背面刻有“云龙改编简介”。
在纪念馆左侧建有曲廊和璧廊,镌刻朱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彭真、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铜像的西北侧为接待厅,厅堂悬挂“艰苦岁月”、“抗击日军”、“渡海作战”等木刻画幅。铜像东侧还建有“荡寇亭”和“凯旋亭”。
所获荣誉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是全国首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墟。 始建于1952年,1984年、1989年和1998年原琼山县人民政府对该旧址进行了扩建和改建。旧址原为“六月婆”庙场址,因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管理单位是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