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培训基地

重庆红色教育基地-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

  2021-05-19 09:22:14   2363 阅读

市人民防空办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新作为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陈列馆展出物共有168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

展馆内部

展馆入口

游客参观

解放碑地下环道北区路入口

来福士广场地下停车库

1937年日机轰炸上海炸弹碎片

1941年蜕翁日记

12月26日,位于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的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作为重庆建川博物馆的第10馆,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共展出物1680余件,其中包括日机轰炸上海炸弹碎片、陪都防空瓷水壶、军政部被服厂转军需署空袭注意或防范抄件、蜕翁日记等16件国家一级文物。

当天,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游人如织。24小时之内,浏览各媒体平台发现,展现重庆人民防空历史陈列馆的视频达数十个,浏览量达千万余人次、点赞数超数百个,俨然成了重庆新“网红”。

老兵工厂 新博物馆

以前,山城市民谈起人民防空,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青少年了解不多,老年人认识不深。全社会主动了解人民防空,传播人民防空知识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018年以来,这样的情况悄然改变。

重庆建川博物馆是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聚落,位于九龙坡区谢家湾付家沟片区,是一个由30余个防空洞打造的10个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聚落。2013年,谢家湾付家沟片区成为国务院命名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在市、区人防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九龙坡区政府与四川建川博物馆运营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打造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公园,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汉阳精造尽西迁,凿洞安机数里延。”这句话概括了重庆建川博物馆的来历。

抗战时期,这里作为武器生产车间向前线输送了几十万只轻武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发展为国营建设机床制造厂(建设厂),继续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2009年8月初,建设厂最后一台机器搬迁完毕。建设厂从九龙坡区谢家湾迁至重庆巴南区花溪工业园区,至此,防空洞作为兵工厂的岁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旧址公园的一期工程,建川博物馆于2018年6月18日建成开馆,所依托的付家沟片区防空洞也因此焕发新的活力。

昔日造枪造弹的防空洞,又因今天储存着一段民族记忆而成为关注的焦点。开馆一年来,博物馆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馆藏一级文物突破100件。

重庆建川博物馆是重庆人防与运营方一道重点打造的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新品牌。它既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也是人民防空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新品牌的成功实践。

博物馆呈现出浓郁的国防特色,吸引着远近游客慕名而来。游客为何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这里能看到啥?

建川博物馆藏在防空洞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运营方“妙用”现代技术与历史遗存相结合,全方位再现了眼前这片防空洞的前世今生,让抗战历史跃然眼前。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100多件珍贵的抗战文物,更看到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来自黑龙江的游客王晨一席话就能概括大多数游客的感受。

如今,在熙熙攘攘的游客面前,重庆建川博物馆的防空洞显得越发幽深,仿佛是一位历史老人在深情诉说着凤凰涅槃般的转变:它的紧急开凿,是旧中国积贫积弱、强敌入侵的痛苦印记;它的负重前行,是新中国军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的必经阶段;它的悄然变身,是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全民国防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缩影……

平战结合 军民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推进军民融合,努力实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近年来,市人民防空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防空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升,达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预期目标。重庆人防走上了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持续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成为推动重庆改革发展、护卫城市和人民群众安全、造福山城百姓的重要力量。

除了建川博物馆,重庆来福士广场也是我市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推进军民融合,努力实现更好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重庆来福士位于朝天门,是重庆的核心区。以前,这里是出了名的停车难。如今,随着人防建设深化改革,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停车不再是难题。

“来这里的人多车多,好在停车没问题。”来福士开业当天吸引了30万人,但谈起来福士广场便捷的停车体会,成都游客张树衡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每天上万的人流量,来福士广场如何做到停车毫无压力?据商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偌大的广场下竟“别有洞天”——总面积达5万平米,战时可供3万余人掩蔽,平时提供上千个车位的地下人防工程。这是重庆人防部门严格落实防空地下室必须与地面建筑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验收的一个缩影。

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市人民防空办一以贯之。重庆轨道交通兼顾人防工程竣工面积已达数百万平方米;在解放碑区域新增人防工程中向社会车辆提供停车位近2.5万个,将约3公里长的解放碑地下人防大通道提供给地铁使用,支持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舒缓交通压力;人防工程纳凉送爽工作16年接待群众2500余万人次;各式防空洞被打造为博物馆、火锅店、酒窖、加油站……为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人民防空进一步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服务民生、服务城市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市人民防空办拟定并稳步推进“一年一张图,三年一个岛,五年两江四岸”工作目标,2019年,加快建设“重庆市人防工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全市人防工程“一张图”,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疏散指挥、规划建设奠定基础;3年内建设完成渝中半岛“一线八点”项目,为人防工程服务城市提升,服务民生提供样板;5年内完成“两江四岸”人防工程提档升级,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开创新路子。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