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
基地简介
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 ,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
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历史沿革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崩,葬桥山”。
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蟜(jiǎo)氏居地,称作蟜山;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
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朝建立伊始,汉高祖刘邦便颁诏于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祀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 。其后汉武帝亲自祭祀黄帝陵,《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和《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元封元年(前110年)冬,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回时专程来到桥山,祭祀黄帝之冢。这是正史中第一次记载黄帝陵。
唐宋以降,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奏:“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唐王朝在桥陵大兴土木,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修缮活动,修建黄帝庙,并栽植柏树1140株。从此,祭祀黄帝升格为国家大典,桥陵也成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黄场所。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祀典,更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政治统治和文化认同的作用。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包括黄帝陵在内的前代帝王陵寝已经出现了“樵采不禁”的情况。而祭祀的建筑“隳毁”,则让正常的祭祀活动无法进行。为此,宋太祖赵匡胤一即位,就于建隆元年和乾德初两次下诏,规定黄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诸陵“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隳毁者修葺之”。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即今址。
宋嘉祐六年(1061年),宋仁宗赵祯下圣旨,责成坊州(今黄陵县)地方官员,发动黎民百姓,当年种植柏树1400多棵,同时抽调三户人家,免除一切摇役斌税,专门在桥山看护和种植柏树。并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前,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保护黄帝陵的官方文件。
元泰定二年(1325年),元泰定帝颁布保护黄帝陵庙敕令,并刻立《禁伐黄陵树木圣旨碑》,记载元泰定帝颁发保护轩辕庙建筑、禁伐桥陵树木,并免除宫观、寺院所属地税、商税,对破坏桥陵之人,官府加重处罚的圣旨。此碑亦为中国现存唯一的关于黄帝陵的元代碑刻,是研究宋元时期黄帝陵的珍贵实物资料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惠宗降旨,重修轩辕庙西侧被大火焚毁的保生宫。
明代将桥山黄帝陵列为国家祭典,祭祀从未中断。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黄帝,修缮黄帝陵庙,同时在轩辕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后由县令兼任。这一做法为后世沿用,县令兼护陵官成为制度。朱元璋不仅安排大臣代表自己前来祭祀黄帝,还拔高了当地的行政级别——明代县令多为七品,由于中部县县令要兼任黄陵护陵官,所以按照五品对待。洪武七年(1374年),造轩辕黄帝坐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朱厚熜修葺轩辕庙;明天启元年(1621年)秋,明熹宗朱由校整修黄帝陵庙;明崇祯九年(1636年),中部县知事重修黄帝陵庙。有明一代,共存留御制祝文碑21通。
顺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顺治命使祭祀黄帝陵,并对黄帝陵庙进行了清代第一次维修。此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派员赴桥山黄帝陵,进行了三十多次祭祀活动,大修九次。其中,康熙年间维修三次,雍正年间维修两次,乾隆年间维修一次,嘉庆年间维修一次,道光年间维修两次。清代沿袭明代制度,对黄帝陵的祭祀一般为三年一大祭,多是皇帝派专员致祭,仪式更为隆重,规模更为宏大。常祀之外,又于皇帝登基、太后寿辰、水旱灾害、五谷丰登、弭除边患之际,更增特祭。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并亲自撰写祭文,颂扬“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发动侵华战争。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一致对外,各地爱国志士倡议民族扫墓之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致祭于黄帝陵,并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同年,谒陵道重修并通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宣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成为昭告列祖列宗、
团结抵御外侮、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铮铮誓约。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陕西省政府急令设黄帝陵庙管理所,主任由中部县长兼任;同年秋天开工维修黄帝陵庙,“凡大门、享殿、围墙及聩缺者”,均在这次维修之列,而“崇闳之制,尚有所待”;次年三月,整修完毕。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命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整修黄帝陵庙,成立黄帝陵修建委员会,向社会募捐,扩建黄帝庙大殿等。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将中部县易
名为黄陵县,更突显了黄帝陵的独尊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并委托郭沫若同志题写“黄帝陵”碑。1959年至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黄帝庙大殿;1962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1964年,重修碑亭和大门;1976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拨款修缮山顶祭厅、黄帝庙大殿和围墙。
1978年以后,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重点维护整修单位,先后于1984年、1987年进行过两期工程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远万里,奔赴桥山,共祭黄帝陵。1988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黄帝陵题词:“炎黄子孙”。1992年以来,陕西省对黄帝陵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1993年清明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陕西黄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可。
1998年和2000年,分别由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何厚铧亲笔题写的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相继在黄帝陵落成,是追本溯源的文化认同的诠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向心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