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百科

邓小平提出的红岩精神有哪些?

邓小平提出的红岩精神有哪些?红岩精神有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之中。红岩精神的产生,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相连,与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处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特殊的斗争紧密相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逐渐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这是革命的主战场;一个是党领导的国统区地下工作战场。后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统一战线,随着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变化,国统区战场的地位益显重要。武汉沦陷后,随着国统区的中心向重庆转移,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在重庆改设南方局,担负起“代表中央向国民党及其他党派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以及指导南方和大后方各省党的工作”;故南方局诞生的天然使命就是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抗战民主凝聚力量,其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贯穿始终的工作就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国共合作,争取中间势力。历史地位红岩精神作为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结晶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与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002年5月,江泽民视察重庆时指出:“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储希
714 0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建筑特点有什么?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建筑特点有什么?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3.8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宽广大气。广场两侧,树木苍翠、绿草如茵。展馆东西两翼18尊象征工、农、商、学、兵及国际友人的雕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入口的三层台阶,隐喻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进入序厅,一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与工人、农民及国际友人的群雕,迎面向我们走来。浮雕墙上,“1935年—1948年”字样,在宝塔山的衬托下熠熠生辉。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的建成,标志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延安基地工程竣工。延安基地工程与韶山、井冈山基地工程一起被列为全国3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号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延安革命纪念馆拆除重建工程,二是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等13处革命旧址维修保护和11处革命旧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馆建设吸收了陕北民居的建筑元素,借鉴了杨家岭“七大”会址、边区大礼堂等革命旧址的建筑风格,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理念,使延安特征和现代感巧妙结合,成为融纪念性、标志性、时代性和地域性为一体的精品工程。

I china
12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