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机构推荐点击进入河北干部培训网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景区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她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西柏坡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时已有党员40名,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数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指挥部西柏坡一带村庄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的驻地呢?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开文当时实地参加了考察和选择,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子要适当集中,将来后委一些机关要来,能放得下(至于中央、毛主席来不来,谁也没说,我们更不知道,并且那应该是以后的事);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的联系;三是安全问题。尽管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村子较小,后边有个小山好防空,并且离周围村有一段距离(1公里左右),便于保密;四是住宿条件。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了,但基础很好,便于建设,将来住在一起比较集中,方便工作。”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并在1949年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周恩来总理评语道“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 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经过紧张的筹备,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分别称胡校长(胡服,刘少奇化名)、朱校董。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著名。1947年10月31日,朱德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区司令部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共同拟定了攻打石家庄的战略部署。11月1日,又致电聂荣臻、萧克,要求晋察冀军区必须充分准备好人员的补充。11月6日至12日,在朱德总司令的周密布置下,晋察冀野战军歼敌2.4万余人,胜利解放了石家庄。在总结作战经验教训时,朱总司令欣然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叫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目前对外开放的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旧居,军委作战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和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代表旧址,防空洞和中央机关小学旧址12处。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陈列馆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共12个展室。展览内容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线,运用了大量的文物、照片和历史资料,辅之于会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馆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西柏坡石刻园坐落在三面环水的柏坡岭上,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1997年对外开放。该园在建筑设计上汲取了古典建筑和南方园林的特点,碑廊迂回,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园名系薄一波和舒同的墨宝。其中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社会各界名人、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320余幅。西柏坡纪念碑位居停车场南侧、纪念馆后的山顶上。总高度为20.5米,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的手迹,碑文是1991年江泽民同志为西柏坡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五位领导人铜铸像位于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均高2.5米,青铜铸像,艺术地再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情景。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园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园内花草、雕塑相间,更有伟人寄语青少年的名言警句,革命传统和时代文明浑然一体。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由国家安全部、河北省安全厅、西柏坡纪念馆共同建设的。展览面积770平方米,图片114副,实物85件,文摘22段,动态模型7个 ,场景复原3处,艺术浮雕1组。该展览充分运用博物馆学的最新理念,通过虚实对比,动静结合等综合设计手法,采用多媒体、凹面镜成像、幻影成像等陈列形式深刻诠释了我党隐蔽战线的斗争历史,整个展览融教育、思想、科学、艺术于一体。
(一)思想理论教育主要包括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党纪国法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二)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贯穿于整个党员教育始终的一条主线。主要是:通过对党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章、党纲教育,使党员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党性,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主要是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掌握的程度,这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政治基础,决定着党员能否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结合各个时期的实际,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贯彻落实这些方针政策。(四)业务知识教育总体上讲,党员教育的内容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但进行一些业务知识教育也是必要的。要对党员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科技、国际等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您好,法商教育培训学校为您解答!法商教育培训学校成立于1999年,由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主要从事领导干部培训与红色教育培训。总部设在重庆,是全国多家党政机关单位认可的“干部培训基地”。我校目前设置6个红色文化培训中心、8个党政干部业务提升培训中心、3个知名高校党政干部培训项目、1个高校自考助学项目。成立以来,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一定贡献,通过自学考试助学帮助了7000余名学生取得了专科和本科学位。学校为响应中央大力培训在职干部的号召,从2010年开始,通过和高校联合办学和独立办学的形式,举办党政干部培训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近700期,培训学员达40000余人次,为全国各地近千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业务骨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其中包括公安治安局,中华铁路总公司、海南省普治办、宁夏自治区粮食局、河北省人大、贵州省法制办等上百家事业单位和企业。因细致的服务、高质量的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得到了参训单位的广泛好评!我们在中共中央印发的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六章第三十二条(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指引下,充分依托我校特有丰富的全国知名高校资源及各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开展党政干部专题培训和红色教育培训。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员工赴校各中心及高校培训项目培训学习,我们将为您们提供细致的培训服务、强大的培训师资和优质的培训条件,从而充分保障了培训实效,让主办方放心、省心、舒心。点击网站首页了解详细课程。
重庆市法商教育培训学校于1999年由西南政法大学陈志学教授等发起,经重庆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主要从事干部培训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等。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培训在职干部的号召,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规定。重庆市法商学校专门成立了“法商培训中心”,由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原培训办主任为负责人,面向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干部专题培训和红色教育红色培训工作。中心成立以来,以高质高效的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心由成立初期的地方性培训机构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培训机构,是多家参训单位认可的“干部培训基地”。
红岩精神发祥于重庆市和四川省华蓥市,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红岩精神永存!
井冈山永恒信念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在办学理念上,注重社会效益,突出特色品牌 根据中组部提出的“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精神,我们充分利用井冈山独特的红绿资源,近几年致力于探索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新途径,按照“培训质量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品牌”的原则,开拓出一种集讲课、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红色培训模式。)是有视角独特,以情动人为主题的经典情感教学与王佐、袁文才、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互动,近距离接触、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这是井冈山红色培训课程中的最大亮点,其感人效果也是非专业培训机构难以达到的。
脚扎绑腿带,腰系“武装带”,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高唱革命歌曲,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在革命圣地井冈山,这样的“红军队伍”随处可见,他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目的却是同一个:到井冈山星脉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接受红色培训。 近年来,井冈山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创新红色培训新模式,打造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井冈模式”,开创了干部教育培训、国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的“井冈路径”,井冈山红色培训领跑全国,成为“全国样板”。连续三年,井冈山红色培训培训班次、人数年均增幅在50%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