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百科

重庆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重庆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重庆这座网红城市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这里不仅有众多美食,更有历史沉淀下的红色记忆,今天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重庆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一、刘伯承纪念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坐落在重庆开县城北盛山公园内,1992年12月4日建成并对外开放。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县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刘伯承元帅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纪念馆大门前广场举行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开馆剪彩暨铜像揭幕典礼。中央代表团、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的领导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为纪念馆开馆剪彩,为铜像揭幕。刘帅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大门前的刘伯承青铜像由中共中央军委铸赠。纪念馆主体建筑2343平方米,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为陈列布展厅,共有展室6间,以回廊相连。整个陈列布展按历史的轨迹,分为“壮志英华从戎救国”、“土地革命屡建奇功”、“烽火抗战尽显神威”、“解放战争功勋卓著”、“开国元勋再铸伟业”、“一代名帅风范千秋”六个部分,馆藏文物资料共计4436件,其中陈列展出图片图表等428件、文物文献资料等366件。在2002年刘帅廷辰110周年之际,还新增设兵法小品园、借远桥、休闲廊、刘帅功勋柱广场、流水松风等景观。二、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中国重庆市江津几江城区西郊,距重庆市区43公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AAAA旅游景区(点),重庆国防教育基地;背倚青山,面临长江,交通便捷,风景优美。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市城区西部,背倚青山,交通便利,距重庆市区43公里,由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连,面临长江。-该馆和江津市艾坪山公园一期工程同时规划、设计、施工,共占地105亩(其中水面30亩)。1998年4月1日,陈列馆工程在-原聂帅办公室、国防科工委、重庆及江津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在城郊巍巍鼎山之麓隆重奠基并正式动工修建。三、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0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0代表团在-统治区进行的革命活动而建。在重庆市嘉陵江右岸的红岩村。1958年建馆。占地总面积7438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351平方米。所属纪念地有:原中央南方局机关、八路军新四军重庆办事处红岩村13号。四、宋庆龄故居:重庆宋庆龄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故居为抗日战争时期(1942—1945)宋庆龄的寓所和“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旧址。占地898平方米,建筑面积665平方米,由主楼、后楼、防空洞等构成,共展出实物和历史照片110件,为AA旅游景点。重庆宋庆龄旧居位于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文物遗址,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旅游区(点),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五、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修筑于原“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地处重庆市西北郊的歌乐山下。重庆解放前夕的1949年11月27日,军统局在这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0多名革命者恨饮枪弹,壮烈捐躯。六、刘伯承故居:刘伯承同志故居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开县赵家镇周都村,1987年12月4日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共万县地委、原万县地区行政公署、原万县军分区在故居前举行了刘伯承同志故居开放剪彩典礼暨刘伯承元帅墓碑揭碑仪式。

宰永
499 0

红旗渠文化是什么?

红旗渠文化是什么?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通过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红旗渠建成通水40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增产粮食15.9亿公斤,提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旗渠精神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日益凸现,形成了以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游和太行山大峡谷绿色生态游的"一红一绿"交相辉映的旅游品牌。红旗渠年均净创效益4000多万元,40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提高了林州的经济发展,同时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

都莲曼
840 0

党政人才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是什么?

党政人才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是什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任务,我们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党政人才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在前进、在变化,政治体制在完善,党政人才干部的工作岗位也会不断变化。要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岗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用不同的工作岗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广大干部担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政府形象,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他们必须要不断地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干部参加培训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职能已逐步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更多地成为“掌舵者”而不是“划桨人”。作为政府形象代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已重新定位的时候,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全方位地掌握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发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集体作用,实现政府工作的高效率。最后,党政人才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是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的需要。干部是政府行为主体,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一定要对广大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他们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通过党政人才干部教育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胡枫蓓
595 0

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包括哪些?

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包括哪些?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包括:《党支部工作实务》、《基层党支部工作务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党支部书记的素质与能力》 《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与前瞻》 《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思考》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等,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详情可咨询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的老师,领取定制的培训方案,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在全国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培训,传播红色文化的大型专业教育培训机构。下设多个培训基地,基地依托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在传统课堂专题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运用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讲堂、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配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层面演绎革命历史,使历史与现实相通,让学员真懂、真信、真用,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引起学员的强烈心灵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培训目的。红星文化培训中心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团体进行党性教育、学习考察、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教育、红色管理为一体的教育培训。教学资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根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以信息化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干部培训新体验。可以直接对接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老师获取定制培训的方案。

李军
1289 0

南泥湾精神是什么?

1942年一、二月间,正当359旅南泥湾大生产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八路军总政治部派成立不久的电影团同志们来到南泥湾,拍了一部大生产的电影纪录片,片名是《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后来改名为《南泥湾》,这是我党、我军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不久,影片开始在延安地区放映。这部影片,最初只有图像,没有声音,要派人另外配音解说。后来,才制成了有声电影:在影片的解说词中,提倡大家学习“南泥湾精神”,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影片在边区各单位放映以后,对于广大军民起到了很大的教育鼓午作用,推动了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新中国建立后,1961年4月,这部影片的摄影师徐肖冰写文章,在《北京报》上介绍了拍摄这部影片的情况,题目就是《南泥湾精神万岁》。这些情况说明“南泥湾精神”在南泥湾大生产的当时就提出来了,以后又不断进行过宣传。南泥湾精神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法各有不同,人们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1995年,湖南省南泥湾精神研会成立时,当年参与领导南泥湾大生产的359旅副政委王恩茂同志为研究会题词,全文是:“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这是他根据自巳的亲身体会,对南泥湾精神所作的概括。从这以后,大家都同意采用这个提法了。359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党领导的所有部队的宗旨同我们党的宗旨完全一样,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党的革命理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有了这个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全体指挥员、战斗员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千方百计去战胜种种困难,完成革命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359旅在南泥湾人生产中的各种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所以,南泥湾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简明扼要说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我们学习南泥湾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培育下形成的,它是延安精神在南泥湾大生产中的具体体现。

戚翠
983 0

红色文化有什么含义?

红色文化有什么含义?炎黄二帝的传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而将这种“红色崇拜”转化到我们祖先的生活之中,应该是从“过年”开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夜,就要闯进我们祖先居住的村落,伤害人畜。为了免遭“年”的攻击,祖先们只好在这一夜逃离村庄,躲进山林。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日下午,正当祖先们扶老携幼大撤离的时候,从村口走进了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叫大家休要惊慌,他有办法制服“年”。祖先们哪敢相信,还是迅速撤进了山林,不听劝说的老人独自留在村子里。老人住进一间屋子,在大门上贴上红纸,在屋子里点起红灯笼,静候“年”的到来。是夜,“年”按惯例准时入侵。可是,当它看到老人门上贴的红纸和屋里点亮的红灯笼时,大为惊恐,未敢搜寻人畜便狼狈逃窜了。正月初一早晨,“避年”的祖先们返回村庄,迎接他们的是安然无恙的老人。祖先们急问其方,老人据实以告。从此,祖先们再也不用逃进山林“避年”,而是效仿老人的方法,贴红纸,点红灯,安然度过“年”来之夜,叫做“过年”。从此,“红色”就被赋予了“避邪”与“吉祥”的含义。中华民族因此与“红色”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岁月无法流逝的“红色情结”。红色代表权威。中国历代帝王虽然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嗜好,但对红色则有着共同的爱好,红色是主色调。72万平方米的北京紫禁城,建筑近千幢,房屋近万间,用得最多的是红、黄两种色彩。远眺故宫,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红色宫门,近看紫禁城,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明朝规定,给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类似的制度,皇帝御批的本章统由内阁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红色成为皇帝批发文书的专一颜色,称为“朱”批,具有无上的权威。红色的权威一直延续到今天,如“红头文件”等。红色代表勇气。军人每每看到猎猎红旗,无不热血沸腾,英勇杀敌。红色不仅是现代中国国旗的颜色,也是中国古代旗帜的颜色。中国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深悟红色对战争的作用,所以他们用红旗凝聚军心,鼓舞斗志,激发勇气,召唤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精神。电影插曲唱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红色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老百姓最喜欢的颜色。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喜庆之色、高兴之色,是吉祥之色,是发达之色,是阳刚之色,是坚强之色。所以,只要是喜庆之事,都离不开红色;没有了红色,便没有了喜庆的气氛。红色代表成功与光荣。在汉语里,“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红色也代表光荣。“金榜题名”是红榜,表彰先进人物要戴大红花。红色代表美丽。因为喜欢红色,便赋予了“红”以美的含义。“红颜”一词就是指美丽的女人,男人把女性挚友称之为“红颜知己”。红色代表革命。马克思早年曾在被问及“最喜爱的颜色”时,明确回答为“红色”。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其标志的颜色是红色。《国际歌》中也唱到:“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打天下的光辉历程,与红息息相关,时时刻刻未能分离过。譬如,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称之为红都……还有南湖的红船,井冈的红旗,长征的铁流,抗日的烽火……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总以写红、唱红、演红而感到无上荣光。诸如:《红旗飘飘》、《红旗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红军想念毛泽东》、《红岩》、《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红梅赞》、《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等,等等。在西方人眼中,红色即是中国的“国色”。中国人就是有着强烈红色情结的民族。曾记得,2005年11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访问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特意穿了一身红色衣服出来迎接,连她戴的帽子都是红色的,表示对中国国家元首和中国文化的敬意。

毕茜
1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