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更新知识,避免“炒冷饭”。目前干部培训多采取固定授课模式,部分培训总是重复一个问题,多数干部不喜欢这种培训方式,很难激起参训人员的兴趣,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干部培训应尽量避免“炒冷饭”,而要不断添加“新鲜作料”,丰富培训内容。在培训前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意收集干部在工作中经常碰见的实际问题,聚焦全县中心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解决办法,增强培训效果。
二要分类培训,避免“一锅烩”。座谈中基层干部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在培训前准确了解干部缺什么、需要什么,通过培训要重点解决什么,把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相结合,从而激发干部培训的积极性。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由于干部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工作能力千差万别,形成了掌握、运用、接受上的差异,因此,对干部的培训不能采用统一的模板,讲完就算数,而应该在知识与日常工作的运用上找准结合点,按照各班次、各层次参训人员的不同需求、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分层次、有区别地开展培训。
三要注重实践,避免“吃现成”。针对目前的培训模式,基层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普遍认为,今后在培训模式上不仅要注重传授理论,更主要的应该是实践,不仅要在“门内教”,更要在“一线学”,尽可能地把课堂搬到教学示范基地去现场教学,坚持“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课堂”的理念,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避免干部在培训中吃现成的案例。此外还应该多组织师资力量到基层一线授课,把集中培训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培训过程中激发学员自己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挥干部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创造性,使培训成果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检验。